旅游管理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安全观、世界观、人生观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不断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够利用这些理论与技术解决旅游管相关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身心健康、品德端正、社会责任感强,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文旅融合、“旅游+”等行业前沿认知基础,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有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够胜任旅游管理领域相关的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环境、健康、 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具备旅游服务、客户关系管理、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运营管理等职业能力,面向新业态下智慧景区旅游运营管理、康养旅游企业方案设计、旅游住宿及餐饮服务等岗位群,能够从事旅游咨询、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数字营销、旅游企业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知识学习以及实习实训基础上,通过旅行社、景区、博物馆等企业服务技能训练培养,具有导游讲解、带团、研学指导、旅游产品定制、对客服务等方面能力。
(三)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逻辑过程是以毕业生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为目标,以典型目标产品生产过程为导向,分解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能力需求,将岗位任务和能力需求分解为不同阶段的若干个职业能力模块为依据,以此确定学习的专业领域,开发本专业课程体系。
由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以及专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组成,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实习实训课以及专业选修课四部分。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融入旅游行业价值观的思政内容,以行动领域为引领,完成学习领域的构建,进而组织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培养内容,聚焦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培养,开展“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理念。践行“1+X”人才培养模式,即毕业证书+职业等级证书,岗课赛证融通,以实际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基础,基于岗位能力开展实践教学以及实习实训。
专业教育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专业实践课。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旅游概论、旅游历史与文化、旅游服务礼仪、中国旅游地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包括旅行社运营实务、旅游新媒体营销、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1+x)课程等。实习实训课程包括岗位实习、毕业设计等。
旅游教研室概况
紧密对接自治区8大产业集群和12条重点产业链,结合学院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自身优势特色,培养有效服务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祖国正北方、亮丽内蒙古”培养大国旅游服务人才。坚持实施“本土化”人才培养战略,立足内蒙古、服务内蒙古,着力建设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资源供给。旅游管理专业实用人才是文旅行业发展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力量。
【师资力量】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以高水平“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以聘任企业优秀兼职教师、强化教师实践能力为重点,形成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数量按3:1左右的比例进行配置,80%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双师素质。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旅游企业名师(兼职教师)4位,兼职教师占比为25%。
【教学设施】
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信息化教学条件等方面。
1.智慧教室
智慧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设置并保持良好状态,为学生业务知识的学习提供设备支撑。
2.校内实训条件
旅游专业校内实训室一览表
3.校外实训基地
旅游专业已拥10余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呼伦尔市宾馆、呼伦贝尔天骄宾馆、内蒙古大厦、满洲里口岸集团、呼伦贝尔旅业集团、呼伦贝尔易游国际旅行社,能提供完成导游服务讲解、研学指导、定制旅行管家、旅游新媒体营销员、酒店服务等实习活动。实训设备齐全,实训岗位和实训指导教师配置齐全,实训管理制度齐全。
【荣誉成果】
目前,旅游专业教师及学生团队在全国、自治区各级各类旅游相关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旅游专业教师获得各类奖项40余项,旅游专业学生获得奖项60余项。申报国家、自治区项目3项,课题调研成果20余项。